新聞中心
聯系我們
- 廣東華茂高科種業有限公司
- 電話:0668-2971870
- 傳真:0668-2971913
- 郵箱:gdhuamao@163.com
- 郵編:525000
- 地址:廣東省茂名市新福路158號


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> 新聞中心 >> 行業新聞
水稻紋枯病的識別和防治技術 |
瀏覽量:1705次 發布日期:2017/5/27 10:14:38 |
水稻紋枯病,俗稱云紋病、花腳稈,屬真菌性病害。是近年來我鎮常發生的主要水稻病害之一,主要危害葉鞘、葉片,嚴重時可侵入莖稈并蔓延至穗部。葉鞘發病先在近水面處出現水漬狀暗綠色小點,逐漸擴大后呈橢圓形或云形病斑,葉片病斑與葉鞘病斑相似。一般造成減產1至2成,嚴重發生時,減產超過3成或更多。隨著水稻分蘗增加、密度提高、溫度升高,水稻紋枯病開始發生、擴展;進入拔節、孕穗期,田間郁蔽,濕度大,加上此時正值高溫季節,紋枯病發生會迅速加重,田間病叢率和病株率加快上升,如遇連續陰雨病害更容易流行;一直到水稻灌漿中后期,隨著田間濕度下降,紋枯病的發生才會逐步減輕。 水稻紋枯病的防治,應以農業防治為基礎,結合適時用藥的綜合防治技術。 一是抓好以肥、水管理為中心的栽培防治病害。水稻生長期要合理排灌,以水控病,貫徹“前淺、中曬、后濕潤”的用水原則,既要避免長期深灌,也要防止曬田過度,促進稻株健壯生長,控制紋枯病危害程度。 二是采取合理密植,推廣機械栽插, 采用“窄株寬行”或寬窄行種植,或少本稀植等健身栽培,以利通風透光,降低田間濕度。 三是藥劑防治。紋枯病在田間的傳播主要靠水流傳播,在密植的稻叢間菌絲也能蔓延傳病,一般在分蘗盛期至拔節末期,主要在株間或叢間橫向擴展亦稱水平擴展,導致田間病株率和病叢率的增加,其后病部由下位葉鞘向上位葉鞘和上部葉片發展,危害水稻上部功能葉,增加水稻的秕粒數。因此藥劑防治紋枯病應抓好兩個時期,第一個時期即在水稻分蘗至分蘗末期,當叢發病率達5%時,施藥在于殺死氣生菌絲,控制病害的水平擴展。第二個時期即在水稻拔節至孕穗期,病叢率達10%時,用藥防治,在于抑制菌核的形成和控制病害向上部葉鞘和葉片的發展,保護水稻上部三片功能葉不受侵染。 井崗霉素是防治稻紋枯病的特效藥,無毒副作用,具內吸性,耐雨水沖刷,噴藥后2小時下雨不影響藥效,在水稻分蘗盛期即水稻封行前(紋枯病暫未發病或發病初期),或在水稻分蘗末期即水稻封行后(紋枯病進入快速擴展期)畝用20%井崗霉素水溶性粉劑50克與40%異稻瘟凈乳油150—200毫升或25%三唑酮可濕性粉劑50克兌水60公斤趁早晨露水未干時粗霧噴于水稻下部,比單用井崗霉素效果好,可同時兼治稻瘟病。一般用藥2 次可有效防治紋枯病。施藥后應保持稻田水深3—6厘米3天。 目前市場上防治紋枯病的藥劑還有很多,像己唑醇、井岡·己唑醇、井岡·蠟芽菌、戊唑醇等對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效果都很突出。 |
上一個:水稻黃葉病的傳播途經、發病條件及… | 下一個:水稻插秧要注意的“四插、四不插”… |